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高峰论坛官方平台
陕西省陇县——陇县五宝
发布时间:2024-01-06
陇县古称陇州,是陕西西大门,因地处陇山东坂而得名,是关中平原城市群三级城市和宝鸡副中心城市。版图面积2277平方公里,辖10个镇104个行政村,人口27.3万。这里历史厚重,秦襄公建都,开疆启土;汉武帝登陇首,设置大震关,素有“秦都汉关”之称。汉唐以来,陇县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,张骞出使西域,唐玄奘天竺取经,是西出长安第一雄关。这里交通便利,位于陕西宝鸡、甘肃天水、平凉三个城市的几何中心,银昆高速、宝中铁路、国道344贯穿全境,形成与周边城市“一小时经济圈”,是陕西向西开放的桥头堡。这里生态良好,四季分明、山清水秀,森林覆盖率60%、大小河流49条,被誉为“关中水龙头”,是陕西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宝鸡市水源涵养地,良好的生态孕育出了“陇县五宝”优质农特产品(养胃之宝-绿水青山好羊乳;养生之宝—有机创汇好苹果;益智之宝—绿色富硒好核桃;长寿之宝—山珍之王好香菇;润肺之宝-百花精华好蜂蜜)。这里是旅游天堂,关山草原享誉全国,道教圣地龙门洞被尊为“龙门祖庭”。陇州社火、陇州皮影独树一帜,是

陇县古称陇州,是陕西西大门,因地处陇山东坂而得名,是关中平原城市群三级城市和宝鸡副中心城市。版图面积2277平方公里,辖10个镇104个行政村,人口27.3万。这里历史厚重,秦襄公建都,开疆启土;汉武帝登陇首,设置大震关,素有“秦都汉关”之称。

汉唐以来,陇县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,张骞出使西域,唐玄奘天竺取经,是西出长安第一雄关。这里交通便利,位于陕西宝鸡、甘肃天水、平凉三个城市的几何中心,银昆高速、宝中铁路、国道344贯穿全境,形成与周边城市“一小时经济圈”,是陕西向西开放的桥头堡。这里生态良好,四季分明、山清水秀,森林覆盖率60%、大小河流49条,被誉为“关中水龙头”,是陕西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宝鸡市水源涵养地,良好的生态孕育出了“陇县五宝”优质农特产品(养胃之宝-绿水青山好羊乳;养生之宝—有机创汇好苹果;益智之宝—绿色富硒好核桃;长寿之宝—山珍之王好香菇;润肺之宝-百花精华好蜂蜜)。这里是旅游天堂,关山草原享誉全国,道教圣地龙门洞被尊为“龙门祖庭”。陇州社火、陇州皮影独树一帜,是“中国社火之乡”和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。

近年来,县委、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揽,以“五区建设”(乡村振兴示范区、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区、建设现代产业新兴区、建设创新开放引领区、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区)为目标,聚力打造五大支柱产业链,奋力建设特色农业强县、生态工业大县、全域旅游名县。先后摘取了国家卫生县城、国家园林县城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、中国天然氧吧县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20多项“国字号”殊荣。2022年10月获批创建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。


 养胃之宝-绿水青山好羊乳。

羊乳营养成分最接近母乳,是世界公认的高品质健康营养品,被誉为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“民族奶”、21世纪的高端奶。陇县把奶山羊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,全产业链打造百亿生态乳都,培育壮大和氏乳业、飞鹤(陕西)乳业两大龙头乳品企业,荣获“世界生态羊乳名城”、陕西省千亿级奶山羊产业第一示范县,“世界羊乳看陕西,陕西羊乳看陇县”已成为业界共识。

养生之宝-有机创汇好苹果。

陇县是世界粮农组织认定的最佳苹果优生区,凭借海拔高、温差大、光照足、降水充沛“四大优势”,造就了陇县苹果果形端正、蜡质层厚、色泽艳丽、香味浓郁、肉质细腻、脆甜多汁的良好品质,先后荣获中国洛川苹果博览会金奖三项,银奖四项,2022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、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和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。陇县苹果畅销泰国、缅甸、哈萨克斯坦、阿联酋等国,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。

益智之宝-绿色富硒好核桃。

陇县核桃历史悠久、源远流长,具有“个大、皮薄、隔少、仁饱、涩淡、油香”六大特色,根据农业部质检中心监测,硒含量远高于一般核桃,富硒核桃名副其实。陇县被命名为“中国核桃之乡”,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,“香玲”核桃获首届中国核桃节金奖。

长寿之宝-“山珍之王”好香菇。

香菇营养丰富,被誉为“菇中之王”,有防癌、抗癌等功效,是健康产业的香饽饽。陇州香菇菇形“圆整”,花纹“自然”,口感“鲜香”,风味“独特”,是农业部认定的“绿色农产品”“全国农产品500强品牌”“陕西省驰名商标”,多次获杨凌农高会后稷奖。

润肺之宝-百花精华好蜂蜜。

陇县植被茂密、蜜源充足,所产土蜂蜜以纯天然无污染、营养成分丰富、保健功效显著深受消费者青睐。陇县“老帐人”牌土蜂蜜,连续5界荣获行业内全国金奖,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产品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HACCP体系认证,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被德国BCS有机认证机构认定为“欧盟有机认证养殖基地”。